“造梦工厂”进行时: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传递温暖与快乐
由中国工商银行工银光明行集团公益品牌、工行贵州省分行特别支持的“造梦工厂”希望工程升级版,乡村教师圆梦计划主题公益活动继续进行。
【资料图】
这次找到“造梦工厂”的是贵阳市一所小学的校长,她希望造梦工厂能关注毕节七星关一所特殊的小学。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贵阳市甲秀小学坐落在南明河畔,因毗邻象征一代文风的甲秀楼而得名。今年3月,在贵州省教育厅的号召下,毕节七星关柏杨林街道阳光小学成为了甲秀小学2023年国培“一对一”精准帮扶对象。
贵阳市甲秀小学 副校长 梁丹娜:为此,我们成立了专家团队。由咱们南明区学资中心的教研员,还有我们高校的教授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
同样在三月份
造梦工厂公益活动
在福泉市乐岗小学启动
梁校长也看到了当时的报道
贵阳市甲秀小学 副校长 梁丹娜:看到以后我特别激动,学生的生活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受到教育的也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们想通过造梦工厂,给阳光小学的孩子,带去更丰富优质的课程。
12岁的陈宗璐是毕节市七星关柏杨林街道阳光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还未出生时,她的爷爷、奶奶和父亲就因病离世。尚在襁褓之中,母亲也因病撒手人寰,留下了年幼的她和未成年的哥哥。之后兄妹俩就靠着伯父、伯母来抚养。
毕节七星关柏杨林街道阳光小学 五年级学生 陈宗璐:平时,伯父伯母周一到周五都在乡下工作,都是我和弟弟一起生活,而哥哥上初中了,住在学校。
虽然至亲早逝,但小宗璐的脸上却鲜有愁容。在学习之余,她主动承担洗衣、做饭等家务,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艰难的日子,让小宗璐暗下决心要通过努力学习摆脱困境。
进入学校以来,她不仅品学兼优,成为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还在2022年还被评为了贵州省新时代好少年。
毕节七星关柏杨林街道阳光小学 五年级学生 陈宗璐:我从小就没有见过爸爸妈妈......但是有伯父伯母的陪伴,我也感觉很温暖。
阳光小学是七星关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配套学校,像陈宗璐这样的家庭情况很少见,但也不是个例。在学校就读的1925名学生中,孤儿和疑似孤儿的有近百人,持证残疾儿童45人,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也有不少。
毕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阳光小学 校长 吴念:我们学校的孩子,大多数家庭教育缺失很严重,所以我们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站。但是,大部分都靠我们班主任老师和我们自发的志愿者来对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并没有专业的心理老师......所以我们特别需要心理健康课,还有德育课进校园。
在了解到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阳光小学的需求后,“造梦工厂”联合了甲秀小学、贵州省妇联,将在7月5日,为阳光小学的同学们带去心理和生理健康两堂课程。届时,《百姓关注》APP也会全程进行直播。
毕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阳光小学 校长 吴念:我想,把这课带进来之后,孩子们会觉得他们是被爱的、被重视的,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我相信这帮柏杨林的孩子,肯定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阳光。
记者 | 吴洪瑾 朱小龙
编辑 | 樊星辰
编校 | 刘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