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凌晨,国网宁波供电公司220千伏水云变1号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工作结束、数据合格,标志着此次水云变保护测控改造工程顺利结束。该工程为公司本年度最大型保护测控改造工程,同时结合停电计划完成220千伏副母综合检修、110千伏正母综合检修,做到“一停多用”,高效春检。
工程聚焦专业需求,切实推进“强根铸魂·三基”工程建设,强化技能培训、基本功训练,依托保护改造开展实战练兵,通过“随工培训”“培训在现场”,提升兵团作战能力,加速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20千伏水云变工程现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接下来,走进工程现场
看“水云模式”如何解锁
检修人才培养“密码”
↓↓↓
聚焦专业需求 提升核心技能
水云变投产于2005年,相关设备老旧、部分标识牌破损,站内组屏、电缆敷设等设计不规范,极大增加了工程的难度。据悉,此次工程历时34天,需要新立屏16面、退役老旧屏12面、敷设电缆268根,时间紧、任务重、风险高。如此大规模、高难度的技改工程,过去大部分由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员主导、青年员工配合,不利于青年员工主动思考、提升综合技能。
为加速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公司将此次改造工程作为 “进出站”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由入职五年内的“领航学员”挂主帅,统筹各项工作,入职三年内的“启航学员”唱主角,担任各工作面的负责人,技能导师全程监管,青工全程深度参与,自主完成全部工作,给青工“压担子”“搭台子”,优化青工培训模式。
▲核心业务由入职三年内员工全程自主实施
“水云青年”秉承公司核心业务“自己上、自己干、自己管”的优良传统。从工作开始前的图纸核对和标准化作业清单梳理,到不停电准备工作时的电缆敷设和网线制作,再到工程正式开始后的回路拆接、调试对点、异常处理等工作,均由入职三年内的青年员工全程自主实施,切实将青年素养提升成效转化为岗位建功实际。
“这三十多天里,我拉过压在电缆层最深处的老旧电缆,拧了上千颗螺丝,保护装置调了又调,五防逻辑校了又校,熬了‘无数’个夜,虽然辛苦,却为我日后自主承担各项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22届新员工贺昌说道。
▲现场安全生产“板凳会”
此外,此次改造工程通过“青年无违章承诺践诺”“青春在重点工程闪光”等主题实践活动,定期开展现场安全生产“板凳会”,让青年员工共同分享、互相监督,时刻拉紧安全弦,带领青年履行岗位安全职责,筑牢安全基础。
定制化培训 按需精准“充电”
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公司检修专业实行青年培养“五个一工程”——“一次综合检修总负责、一张成长地图、一次基建技改工程、一次竞赛比武、一次跨专业轮岗”,根据青年员工发展特长为其把方向、明目标、定任务,培养适应公司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的技术能手、管理人才。
▲点对点定制个人培训计划
此次水云变工程正是“五个一工程”顺利落地的重要实践,将综合能力提升融入一线工作,充分调动青年员工干事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了各青年员工的技术、创新、管理特长,点对点定制个人后续培训计划,按需精准“充电”,有效优化青工培养模式。
同时,为进一步挖掘青年员工潜能,加速青年人才成长成才,公司探索全业务、多形式培训体系,公司通过源头计划、跟踪培养、多维锻炼集中力量提升青年员工技能水平,采用“专家+青工”作业模式、检修现场“精准培训课堂”、劳模授课等方式动态追踪教学,精准挖掘青年员工能力提升点。
▲“专家+青工”作业模式
数字化手段 提升安全管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多年来,公司不断鼓励青年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安全、质量、效率”的核心目标,聚焦作业现场需求,引领青年攻坚实践,成立科研创新虚拟团队,践行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推动设备检修技术和装备升级。
此次水云变工程采用数字化“智慧”模式,首次试点应用变电数字化总分工作票,开启工作票“掌上”办公新模式。在工作现场,工作总负责和工作许可人各自手持移动终端,打开提前编审好的数字化工作票,通过手机客户端逐项核对现场安全措施,各自打勾并签名,工作许可手续随即完成。随后工作总负责、各专业分负责利用扫码确认等方式进行工作班成员交底签名,检修工作正式开始。
▲作业现场首次采用数字化总分工作票
“数字化总分票相对于传统纸质化工作票,票面的审核、修改、归档流程都可以通过线上执行,同时安全、技术负责人,全体作业人员均可通过移动终端或智能运检系统,实时查看工作票所处环节和过程痕迹,保障综合检修工作全过程安全规范。”水云变110千伏综合检修总负责舒磊说。
▲作业现场设置现场指挥舱
除此之外,作业现场设置现场指挥舱,接入信息内网,实现检修作业资料集中汇总、提供常驻现场办公条件。同时在指挥舱内管控人员每日开展早晚例会,实现工程进度的集中管控和每日工作开展情况交底及汇总分析。并对作业现场安全集中管控,通过现场布控球、视频平台实时查看各个现场情况,由原来的“点”管控扩大为“面”管控,发现异常问题可以及时到现场进行核实,确保各类作业现场风险可控、在控、能控。(通讯员 王幕宾 姜映雪、徐蕴鏐、陶炳权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