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宁波市农机畜牧中心跑出农业机械化“加速度”,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机械强农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宁波农业高质量现代化发展。日前,凤凰网宁波分别对鄞州姜山归本水稻农场创始人汪琰斌、余姚市科态农场负责人谢冲聪和余姚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秦乾潮等三位农创客进行专访,探索其在农业机械化助推下所绘就的现代农业“新蓝图”。
插上科技翅膀 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记者:2013年,您从浙江农林大学毕业后,便回到家乡承包了900亩土地。如今,您已经是鄞州归本水稻农场的负责人,十年前创业时的900亩农田也已经拓展到2900多亩,其中,农业机械化所带给您的帮助是什么呢?
(相关资料图)
汪琰斌:农业机械化是我们农业产业量变转为质变的重要抓手,农业机械设备的支撑在农场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目前我们归本农场拥有的农机设备接近50台,覆盖收割,插秧,烘干,施肥,打药,播种等多领域,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非常感谢国家、省、市出台的相关农机具补贴政策,给我们带来了有力的、实际的帮扶。下一步,我们将会和高校合作,做更多细化的农机具的探索,例如水稻打水的自动化处理设备等,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在做好一线生产的基础上,还不断探索创新,开发稻虾综合种养项目、打造研学基地等,您可以具体介绍一下您的产业链布局吗?
汪琰斌:在创业初期,我们主要学习一产,即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在2014年,我们便发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这几年便在政府支持下大力引进农业机械化设备。到了2018年的时候,种植类技术相对完善了,再加上政策上的支持,我们便开始了有关二产的探索:2018年推出了稻田和小龙虾的立体栽培、2022年开始稻田鸡的养殖,也衍生出了更好的农产品,提升了每亩稻田的附加值。在三产方面,归本农场自2020年开始设立研学基地,为孩子们设计了丰富的课程体验,将现代化农业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记者:在今年宁波市人代会期间,您提交了关于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意见建议,您可以向广大网友阐述一下您对于“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见解吗?
汪琰斌:目前,归本农场完成了初级的一二三产融合,也在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政府用地指标的支持、配套政策的细化、产业引导等,是目前亟需探讨与解决的。同时,自己也会继续摸索“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与青年农创客们碰撞出新的火花。
加强农机应用 护航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记者:从最初牟山镇青港村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到如今余姚市科态农场的负责人,请您为广大网友简要阐述您的创业初心?
谢冲聪:我可以说是一名“农二代”。我的父亲是村里的种田能手,所以从小受父母影响,使我对水稻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之后我想要回家乡创业,通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从而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率,以自身学习和实践经历为全面打造现代化农业添砖加瓦。
记者:余姚市科态农场种植的“甬优15”大米摘获了“2020浙江好稻米”优质奖的荣誉,农业机械化在您种植水稻、培育水稻新品种这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谢冲聪:我们致力于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从一粒种子的萌发开始,再到管理、收获和加工销售,都使用到了机器设备。浸种、催芽有专门的催芽设备,育秧有育秧机,插秧有插秧机,施肥除虫有无人机和喷雾器,收割和烘干有收割机和烘干机,各种机械设备的应用都不断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有效保证大米的品质,使大米真正做到“绿色环保无添加”。
如今,农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提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升级、新装备的持续推广,我们希望每一寸土地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动下,都能成为丰收的沃土。
记者:农业机械化后,给农场和相关市场提供了哪些帮助?
谢冲聪:科技改变了传统农业,过去只有拖拉机等农用机械,播种都要靠手工,在引进现代化种植后,再加以有效的管理,收成是一年比一年好。播种、插秧、植保、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作业,如今,我手中的“田间武器”也是越来越多。骑式开沟机、植保无人机、自动作业农机等设备的应用,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大幅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我们基地还探索了一套水稻智能恒温增氧催芽技术,能够保证种子在48小时内出芽,相较于传统农业中的催芽方式,将时间整整缩短三天,保证了水稻种子的存活率。
此外,我们辐射带动了周边500多家农户,向其提供农机服务和推广科学栽培技术,用自己的力量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生产由“汗水农业”朝着产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助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现代农业 引领蔬菜种植崭新方式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加入余姚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后,通过农业机械化为合作社带来了新的气象,可以向网友介绍一下吗?
秦乾潮:智能化、机械化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为此,我们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引进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为打造智能化、机械化农业提供助力。合作社于2013年引进一套全自动播种流水线,每天可以播种穴盘苗8000盘以上,相对于从前的人工播种,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通过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种植相结合的种植模式,实现了“机器换人”的现代化农业。
同时,合作社形成了一套蔬菜智能化育苗及集成配套技术,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针对育苗产地环境的变化进行控制,以适宜蔬菜秧苗的生长,为蔬菜育苗产业信息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为秧苗生长实现精细化与智能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记者:我们了解到合作社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农残检测、统一收购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形成如今具象的发展模式为周边农户带来了哪些实质上的改变?
秦乾潮:我们以西兰花种植“标准化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方式,通过供应西兰花种苗,开展先进农业技术培训,为周边广大农户服务,提高了农民种植西兰花积极性,进一步解放了劳动生产力,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增加周边农民收入。
合作社现有40余台农业机械,在完成作业后能帮助周边农户提供机械耕地、毛豆采摘等社会化服务。其中,花费一百二十七万从日本引入的毛豆收割机是目前浙江省内仅有的三台进口毛豆收割机之一,为节省人工成本、服务周边农户做出重要贡献;此外,合作社还有4200多立方米的保鲜冷库,可以在农产品滞销时收购周边农户的农产品,解决了他们“销售难”的问题,走出一条由农业机械化助力下的“共富路”。
(凤凰网宁波 叶沐春 程向阳 通讯员 王芬露)
关键词: 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