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专稿:今年以来,黄山市歙县武阳乡坚持将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作为建强村级班子的重要保障,在“选育管”上狠下功夫,涵养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优质“水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聚焦“选”字,构筑人才“蓄水池”。厘清后备干部底数。乡党委制定切实可行的评选方案、评选标准,着重从回乡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等群体中,选拔一批政治素养高、文化水平高、群众威信高、带富意识强、致富能力强、服务能力强的“三高三强”型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预备人选,把“好苗子”筛到“前台”。截至目前,全乡4个行政村均储备2名以上能随时上岗的后备干部。加大人才回引力度。乡党委充分利用本土大型活动及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通过电话、微信、走访等多种方式,加强与本地在外大学毕业生、在外务工经商的优秀本土人才的联络,介绍本乡发展情况,邀请其持续为全乡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截至目前,乡人才联络领导组已组织旅外人才恳谈会1场,邀请在外人士在乡观摩活动2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聚焦“育”字,修炼干事“硬实力”。深化结对帮带共进。建立村级后备干部“1对1入门帮带”机制,由驻村干部、离任村干部担任帮带导师,注重思想上“引”、业务上“带”、生活上“帮”、作风上“督”,注重将后备干部放到改革发展主战场、处理突发事件最前沿、急难险重任务第一线,引导后备干部在实践中快速熟悉村情事务、掌握业务技能、打牢群众基础。强化业务素质培训。乡党委大力实施“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围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依托“学习强国”、远程网上教育平台等资源,定期组织村级后备干部接受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村级治理、民生工程、村集体增收、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培训,提升村级后备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素养。同时每季度召开座谈会、主题演讲等活动,后备干部就阶段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现场汇报,各分管领导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点评,着重指出存在的短板和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助力村级后备干部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有实效。截至目前,全乡累计开展村级后备干部专题培训5场次。
聚焦“管”字,扎牢监督“篱笆墙”。落实谈心谈话机制。围绕村级后备干部的日常工作表现,结对帮扶干部与结对的村级后备干部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深入了解后备干部的生活状况、工作情况、思想动态,对他们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提供必要的帮助,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处理,帮助其健康成长。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围绕村级后备干部的日常工作表现,通过“组织评价+群众测评”的方式,对村级后备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坚持把村级后备干部管理贯穿到选拔、培养、使用全过程。同时对表现优秀的调整到合适岗位上,提拔使用。对评定不称职等次、发挥作用不明显或群众反映意见大的村级后备力量取消后备资格,并及时补缺,确保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一池活水”。截至目前,全乡累计动态调整村级后备干部4人,逐渐形成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