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央视网消息:目前,各地都在全面推进绿色制造,构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在广东惠阳的这个实验室里,技术人员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将工业废水变废为宝。这种钢铁酸洗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硫酸含有铬镍等重金属,对人体有害。经过半小时的除杂处理,黝黑的工业污水变成清澈通明的液体。
斯瑞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刘伟仁:这种硫酸亚铁溶液可以直接用于污水处理,或者作为工业生产原料生产聚合硫酸铁。
技术人员介绍,以工业酸洗废液为例,一般每吨废水要收取300元到400元处理费,经过这种技术处理后还能生产出市场价值1000元左右的工业产品,真正实现了“变害为利”。
这家位于重庆的国家级绿色工厂主要生产电线电缆。以往电缆排线过程必须安排人工值守,防止排线反向折返时线缆被卡住,造成几十万甚至百万元价值的铜线报废。数字化改造后通过工业互联网的3D视觉等技术增加了智能质检功能,实现降本增效。
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专员 梁壮:通过智能化改造,公司的能源节约20%,线缆整体回收率超过98%。
江苏常州的出口企业正在加快绿色转型步伐,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全球碳中和竞争新规则。这家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隔膜领域的龙头企业70%的产品销往海外,为了应对今年10月1日生效的欧盟碳关税压力,企业对原本使用天然气燃烧的锅炉进行低氮改造,氮氧化物浓度从每立方67毫克降到每立方30毫克。
江苏星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俊:我们对产品性能进行了调整,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尽最大可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把天然气的消耗转化为电能,尽快让我们的产品走向低碳、零碳,达到或者说率先达到国外的要求。
据了解,根据欧盟相关规定,商品生产地碳定价低于欧洲碳排放交易权市场碳价的产品进口到欧盟关税区时,必须补足碳价差额,碳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和国家竞争力的新因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