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为了教化和教育,唐时学校大多建在孔庙之内,在州府所在地建州学,在县所在地建县学。这些都是为科举而设的官办地方学校,学习科目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唐地方官员大多重教化轻教育,所以虽建庙而不一定同时建学校。象山立县(706)后,经过百年休养生息,终于在唐会昌六年(846)同时建成孔庙与县学(址在今象山宾馆附近),结束了象山境内无官学的历史。这在象山教育文化发展史上,是一个破天荒的标志性事件。
《宝庆四明志》县学位置示意图
通观唐代明州(即宁波)境内的情况,在地理上,象山是一个僻邑小县,可象山县学的创办成绩则大大出人意料。明州的州学创办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这是当时宁波境内约八十年时间里唯一的一所州办官学,至于县办官学则无一所。直到唐元和九年(814),才有鄞县建立县学,这是因为鄞县与明州州府同处,所以有得先机之便。而其他几个县在唐代都无官办县学,一直要到北宋初期或中期才逐渐建立。如慈溪县学建于宋雍熙元年(984),定海(后改镇海)县学建于熙二年(985),余姚(时属于越州)县学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昌国(后改定海,今属舟山)县学建于宋熙宁八年(1075)。奉化虽在唐时建了孔庙,建县学却在宋景祐年间(1034—1038)。宁海(时属台州)在唐开元年间(713—741)就建了孔庙,而建县学则到了宋庆历四年(1044)。
由此可知,在县学建立时间上,除鄞县早于象山32年外,其他县都迟于象山140年到230年,这可不是一般的时间差。因此《宁波通史》记载,在“县级官办学校中,教育业绩较佳的首推象山”。
来源:象山发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