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两会观察|文化这张牌,宁波要出“王炸”了!

2023-01-09 06:05:28 来源:凤凰网宁波

文化地标“加筑”、遗存挖掘“加深”、场馆开放“加时”、资源下沉“加餐”、艺术普及“加码”……

1月6日,在宁波市两会开设的“局长通道”上,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詹荣胜连用数个“加”,亮出一张密密麻麻的工作计划表。用他的话说,当下“鼓声阵阵催人进”!


(资料图)

这“鼓声”来自宁波立下的“flag”。

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3年目标推动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在哪?“破”的又是什么?

两年前,宁波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去年,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是“港产城”和“文化城”的有机融合。

港产城文,“产”是基本盘,“文”是加速器。作为“万亿GDP城市俱乐部”成员,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已处于一个较高阶段,2021年宁波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GDP总量排名中位列第7,2022年宁波GDP增速6.85%的表现也非常稳健。

但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形势仍复杂严峻,宁波“经济马车”继续翻红的压力增大,亟需起势新动能,“文化牌”无疑是不二之选。

在此背景下,很多代表委员读出了新命题:宁波“文化牌”如何打出“王炸”?

“福兔贺春——少年书家送春联”活动在天一阁开展

1

宁波的文化“底牌”其实很多。

8000年前,史前人类在古宁波湾靠海而生,逐海捕鱼,培育稻作,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河姆渡文明。

2500年前,宁波先民从木帆船时代的古港出发,开辟出一条“古海上丝绸之路”,在今天仍较完好地保存着120余处东汉晚期至清代中期港口文明的“化石”。

1200年前,越国子民在姚江句章故城垒下了宁波城的“第一块城砖”。千年辗转,这块土地上名流辈出,是浙东学术渊薮之地、藏书兴盛之邦、南宋京畿要地,也是阳明故里、商帮故乡……

可以说,宁波是一座“文化富矿”,底蕴厚重,然而,在一张张关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榜单上,宁波还有很大的进位空间。

井头山遗址首期考古发掘成果 陈斌荣 摄

就拿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的排名来看,2021年“百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宁波位列第26,作为“双城记”的另一主角杭州,排在了第6;“中国城市文化发展指数排行榜”宁波位列第7,杭州排第4……

放眼全国,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都已提出了打造“世界级”、“全球性”、“国际化”文化大都市的宏大目标。而宁波的文化软实力与城市能级还不完全匹配,厚实的文化优势显然还没有得到充分呈现,软实力也还未真正与硬实力形成良性互动,“底牌”到“王牌”仍需多方发力。

2

号角,已然吹响!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写进了2022年的工作总结,短短几个字背后,是宁波一揽子的文化大事件。

去年8月,宁波召开市委文化工作会议暨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推进大会,这是近十年来宁波规格最高的文化大会。

宁波还成立工作专班、组织专题调研,听取有关文化工作者、社科理论专家、“两代表一委员”和研究机构的意见建议,方方面面的智慧最终汇集成一份“聚焦推动港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的五年行动纲要,这是继2011年宁波作出《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后,文化领域最为重磅的一张“蓝图”。

稻香河姆渡 徐渭明 摄

“纲要提出打造‘红色根脉传承、精神富有引领、历史文脉弘扬、文化融合创新、文明交流互鉴’五大典范,文化目标清晰,政策引领强劲,比如翠屏山文旅融合区、北纬30°最美海岸带等重大文化项目,年均将完成投资超300亿元,可谓力度空前。”在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詹荣胜眼中,这份万字纲要在创新发展、跨界融合、文化惠民等等方面都有全新突破,为宁波繁荣文化,打好“文化牌”搭建了“四梁八柱”。

可以看到,在两会报道中处处是《纲要》的“落子”之举: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批立项,加快推进实体项目落地;阳明文化、安石文化两大IP充分打磨推广;210个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实施;建成860个“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正是这一个个文化项目和活动的全速推进,真正将文化镌刻到城市精神的最深处,融汇于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3

“王牌”多,如何串点成线打出“王炸”?这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方向。

宁波,向东是大海,因海而生,向海图强。从8000年前靠海吃海的井头山先民,到1000年前五个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的北宋明州港,再到今天航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的宁波舟山港,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市歌舞剧院院长严肖平看到了海洋文明生发出多种多样的形态,海洋无疑是宁波的根与魂。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彰显港城文化魅力’,就是要在文化塑魂中提升海洋文化的‘能见度’。”在宁波市人大代表、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林国聪看来,与很多一流城市相比,宁波文化的辨识度、区域辐射力、国际影响力都有待提升。

一方面,宁波需要向上溯源,系统性挖掘和解码悠久的海洋文化,将海洋文化渊源转化成现代化的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另一方面,要形成以“海洋”为定位的顶层设计,打造更多诸如河姆渡国家遗址考古公园等具有排他性和辨识度的海洋文化地标。

开渔节 吴维春 摄

文化影响力走出去,也需要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有针对性的传播,提升文化影响力。

宁波市人大代表、象山县大目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史素珍举了一个例子:“中国(宁波象山)开渔节举办了25届,每年都有近20万人次参加各项活动,已成为海洋文化的品牌节庆,在公众、媒体、社会中都有很高的认可度。”

她建议,借力开渔节的文化影响力,创新打造海洋论坛,突出海洋味、年轻态、未来感、国际范、社会化,吸引行业专家、创投机构、海洋经济企业、青年人群奔赴宁波,成为彰显港城文化魅力的又一重要窗口。

(来源:宁波文化广电旅游)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