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国民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曾创造了单日销售额超10亿的互联网零售的纪录。
如今,“国民零食第一股”光芒不再,食品安全风波不断、股东减持不止、股价跌跌不休、最近股价走出7连阴。
今天(12月25日),继上一个交易日大跌7.6%后,三只松鼠又跌了3.5%。截至当天收盘,三只松鼠收于40.7元,较今年5月最高价91.3元已腰斩。市值也由今年的366亿缩水至163亿,缩水了203亿,可谓是一泻千里。
与三只松鼠同时期的洽洽食品涨幅超60%,总市值达到271亿;与三只松鼠同属“创新派”的良品铺子股价涨幅超过400%,市值达到240亿。
这不禁让人生疑:三只松鼠怎么了?
12月23日,三只松鼠披露提示公告,股东NICE GROWTH LIMITED及其一致行动人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合计已减持上市公司股份4009962股,减持比例达到1.00%。
今年7月,三只松鼠上市一周年迎来解禁期,各大股东纷纷跑路,NICE GROWTH LIMITED等第二、第三、第四大股东纷纷抛出巨额的减持计划。
今年7月8日,三只松鼠曾披露公告称,NICE GROWTH LIMITED及其一致行动人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合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为24.83%,计划自公告日起6个月内减持上市公司股份不超过3609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9%,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按照7月份披露的减持计划,NICE GROWTH LIMITED及其一致行动人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在接下来的一个半月仍剩余3208万股尚未开始减持。
另一早期股东LT GROWTH INVESTMENT IX(HK)LIMITED也于解禁后第一时间发布巨额减持计划。按照上市公司7月15日披露的提示公告,LT GROWTH INVESTMENT IX(HK)LIMITED同样计划减持不超过3609万股公司股份。
三只松鼠12月7日曾披露公告称,LT GROWTH INVESTMENT IX(HK)LIMITED已合计减持3928489股公司股份。按照此前披露的减持计划,仍剩余近3200万股股份尚未开始减持。
也就是说,接下来三大股东还有6400万股未减持,占总股本的15%,如此大幅的减持,股价哪有不大跌的道理。
NICE GROWTH LIMITED、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及LT GROWTH INVESTMENT IX(HK)LIMITED均为较早进入三只松鼠的投资机构,其中NICE GROWTH LIMITED是知名投资机构IDG资本于海外注册的投资公司。早在2012年4月就以75万美元认购三只松鼠23%股份。
2019年7月,三只松鼠上市时,这三家投资机构均位列三只松鼠前五大股东行列,占股比例分别为20.61%、16.73%、4.22%。
早期股东纷纷披露大额减持计划的背后,是三只松鼠业绩上的颓势。
上市前,三只松鼠每年营收的复合增长率达超100%,2019年12月,在上市三个月之后,三只松鼠宣布全渠道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关口,成为中国休闲零食领域首家成交额达百亿的企业。不过,2019年三只松鼠的收入虽然突破了百亿大关,但利润只有2.39亿,同比减少21.4%。
到今年,三只松鼠下滑的颓势进一步显现。2020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72.31亿元,同比增长7.70%;实现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下滑10.62%。
这背后主要是三只松鼠成本高企,近三年来,三只松鼠的营业成本由2017年的39.4亿元增至2019年的73.5亿元,其中很大程度来自于销售费用。
三只松鼠的销售渠道主要来源于线上,早年受益于淘宝等电商的流量红利,但近年来,电商经济的日益成熟,电商的流量红利见顶,为此三只松鼠又大量开辟线下店,这些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运营,严重地侵蚀三只松鼠的盈利能力。
在互联网零售食品赛道上,既有重资产模式也有轻模式。三只松鼠走的是轻资产,通过"贴牌代工模式"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休闲零食行业首个营收破百亿的企业。但这种模式弊端也很明显,为三只松鼠带来了无数后患。
由于没有自己的供应链,采用代工模式,这种模式不好把控质量,因此三只松鼠近几年也出现了不少食品安全的问题:
2016年2月,三只松鼠跌进甜蜜素超标事件的漩涡,同年5月因在食品中添加药品等被罚款;2017年8月,一款开心果因霉菌超标1.8倍上监管部门“黑榜”,同年10月被监管部门罚款5万元,原因是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020年11月,三只松鼠的薯片丙烯酰胺过高,达到2000μg/kg,远超此前欧盟设定的基准水平值750μg/kg。而三只松鼠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我司原味脆薯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让人大跌眼镜。
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抽样结果显示:三只松鼠旗下开心果产品,霉菌检出值为70 CFU/g,比国家规定指标高出1.8倍,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霉菌污染会导致食品腐败变质,影响用户身体健康。对此三只松鼠回应称,此次霉菌超标主要是产品出厂后,因储存和运输条件控制不当引起。
各大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对其食品的投诉也不断,像黑猫投诉上关于三只松鼠投诉量727条,内容大多指向产品质量问题,如吃到头毛、虫卵、产品发霉变质等等。像洽洽食品的投诉率仅为14件,投诉内容大多是“拒绝发货、虚假宣传”,与食品质量无关。
大量的投诉、食品安全不断,或与三只松鼠“贴牌+代加工”的模式有关,加上过去由于长期偏向营销与推广,平台上的各种品类商品扩张迅猛,代工模式下无法对产品质量严格把控,导致三只松鼠出现品质失守,口碑度下滑。
外界有观点认为,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食品安全风波,三只松鼠不积极反思自身模式问题,却停留在公关层面,或者甩锅给储存运输条件不当,不断地找替罪羊,终究在资本市场上付出了市值缩水200亿的代价。
随着股东减持抛售不止,市场正在用脚投票,三只松鼠如果不从供应链上把控自己,公司或许很难走出困境,股价也很难走出阴跌的境地。
内容来源:德林社
文 | 金卫
关键词: 三只松鼠股价大跌